最近在 EN 和 Wiz 之间纠结了一段时间后,发现自己对知识管理的认知还处在相当初浅的阶段。后来看了几篇个人知识管理的文章,忽然对自己过去的二三十年有点空白的感觉,貌似学过了不少知识,看过不少书,但感觉脑袋空空。下面把近期的思路整理一下,作为下一个阶段的序曲。
在这个到处都需要“涨姿势”的年代,没点料出来抖一抖都不好意思见人,但同时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,我们纠结的问题往往不是没有信息,而是信息量太大,让人目不暇接。电影、电视、微博、微信等等,那么多文字、画面和声音向人扑面而来,求知的心本来最好是处在“空杯”的状态,却一下子被淹没了。
当别人讲了个故事,我一直觉得在哪里看过,为什么我讲不出来?当别人解决了一个问题,我觉得思路好像挺简单的,以前貌似也处理过,为什么不是我提出解决方案?当我绞尽脑汁都想不到一个思路的时候,别人从他专业的角度很自然的提出新想法的时候,为什么我忽然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无知?
因此,看过、听过是知识吗?不是,只能算见闻而已。做过、体验过是知识吗?不是,只是经历而已。只有经过内化,能够和其他知识联系在一起,同时可以灵活运用的时候,这才叫做自己的知识。
大体有如下几个因素:
团队知识管理一般是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:
而个人和团队知识管理相比,更注重知识的内化,具体应该如何做呢?
上面的讨论已经暗示了几个知识管理的关键词——收集、整理、联系和运用,收集是第一个阶段,也就是我现在处在的阶段,看到自己的感兴趣的东西,或者可能会回头再看的资料,会找个地方保存下来。这个是现在一些软件十分擅长的,像EN、Wiz等,都可以很漂亮的完成这个任务,支持各个平台,可以随时随地的保存知识(这里要给Wiz的Linux版本点个赞,简单明快,还是开源的)。
第二个阶段是整理,也可以通过Evernote、Wiznote来完成,但感觉还是厚重了一点,不方便有效的迁移和编辑;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,可以很清晰的管理知识的脉络,我一般使用的是XMind进行编辑,但表现力还是不太够,而且依赖于工具;后来整理了一下思路,整理其实就是归类,而文件夹就能体现出这个功能,记录的形式就是Markdown,好处主要有:
这样就得到了类似下面的一个文件树
├── Embedded
├── Hardware
│ └── power
├── Linux
│ ├── arch
│ │ ├── arch-command.md
│ │ ├── arch-pkg.md
│ ├── tips
│ │ └── linux-encoding.md
│ └── vim
│ └── vi-help.md
├── Management
│ └── man-software.md
└── Programing
├── c
├── cpp
└── python
缺点就是对富文本的支持稍微少了一些,但具有链接和图片,这样基本就可以说明某个知识点了。
另外一个方式是Blog,即使观者寥寥,但也起到了知识的传播的作用。更重要的是在写作的过程相当于是对思维的一个梳理过程。
第三个阶段是联系和运用,前面两个阶段主要是“术”的层面,而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并灵活运用就是“道”的层面了。所谓融会贯通、信手拈来,说的就是这个阶段的事情,如何有效的开展这个阶段,我也在探索,下一步是通过一段比较长的时间,对知识进行整理,看看能不能有新的体会吧。